“设备重启成功!液硫输送恢复正常!”深夜,瑞木冶炼厂硫酸作业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。在“大干一百天”生产攻坚的关键节点,核心设备熔硫液硫过滤机突发严重堵塞,一场集智攻坚、跨国协作的抢修攻坚战就此打响。经过全体人员昼夜鏖战,设备最终恢复运转,为生产攻坚筑牢了保障,更彰显了瑞木人攻坚克难的担当与中外协作的力量。

险情突发:生产脉搏遇“梗阻”

“大干一百天”的攻坚号角在厂区回荡,各岗位正全力推进生产进度。10月17日,硫酸作业区突然传来紧急情况——熔硫液硫过滤机出现严重堵塞。作为硫酸生产的“咽喉”设备,其停摆如同切断了生产的“血液”供应,不仅将直接影响当班产量,更可能打乱整个攻坚阶段的生产部署。

现场勘查发现,由于内部介质特性与长时间运行,过滤机内部形成了坚硬的堵塞物,导致密封结构“咬死”,常规处置方法悉数失效。“必须尽快打开,不能影响全局生产!”副厂长黄红岗接到消息后,第一时间放下手头工作赶赴现场。弥漫的硫磺气味中,他俯身趴地反复查看设备结构,其他技术骨干迅速集结,众人围着设备展开研判。

集结攻坚:上下同心筑“防线”

“安全是底线,进度必须抢回来!”黄红岗的话语沉稳有力,为抢修工作定下基调。面对这块 “硬骨头”,单纯强攻可能造成设备损伤,现场立刻召开紧急研判会,各方人员结合设备原理与实操经验各抒己见。

“用‘前后夹击’的协同策略!”经过激烈讨论,一套精准施策的方案最终敲定:在过滤机前方布设多个液压千斤顶实施均匀顶推,后方同步布置手动葫芦进行牵引拉拽,通过可控合力破解“死结”。这一方案既避免了蛮力作业的风险,又能精准作用于堵塞部位,考验的是团队的技术默契与协作精度。

方案既定,各班组迅速行动。固定班组凭借丰富经验精准定位千斤顶支撑点与葫芦挂钩位置,确保受力均衡;硫酸班组与固定班组员工分工协作,前方千斤顶缓缓施压发出沉稳轰鸣,后方链条在拉动中逐渐绷紧。技术与力量在此刻交织,每一次发力都经过精准测算,生怕出现丝毫偏差。

昼夜鏖战:中外合力破“难关”

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抢修现场始终保持着高强度作战状态。食堂送来的加班饭早已凉透,大家匆匆扒几口便立刻重返岗位;夜幕降临,照明灯下的身影依旧忙碌,没有人提出休息。不同国籍的员工围绕共同目标并肩作战,手势与眼神取代了语言交流,汗水浸湿的工装成为最鲜明的印记。

“再坚持一下!”黄红岗的呐喊点燃了众人的斗志。随着一次全员协同发力,一声沉闷的“砰”声骤然响起 ——“开了!打开了!”现场爆发出激动的欢呼,疲惫瞬间被胜利的曙光驱散。

顾不得片刻休整,众人立刻投入堵塞物清理工作。凿子、刮刀轮番上阵,坚硬黏稠的渣子在合力攻坚下逐渐清除。从夕阳西下到深夜时分,中外员工始终坚守岗位,用协作化解技术难题,用坚持诠释责任担当。

复产彰显:攻坚精神映“初心”

当启动按钮再次按下,设备发出熟悉的轰鸣,金色的液硫顺畅流过过滤单元,重新汇入生产洪流。生产线的脉搏恢复了强劲跳动,“大干一百天”的攻坚节奏得以延续。

望着运转如常的设备,黄红岗与中巴员工们虽满脸疲惫,却难掩自豪。这场抢修战,不仅凭借精准施策攻克了技术难关,更用跨国协作书写了团结篇章。从管理干部到技术骨干,从中方员工到巴方伙伴,每个人都在岗位上践行着责任,用行动诠释了“瑞木人”的厚实底色。

“关键时候能顶得上、打得赢!”此次抢修不仅保障了生产连续性,更锤炼了团队的攻坚能力,为后续生产攻坚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在“大干一百天”的征程中,这场跨越昼夜的抢修攻坚战,成为中外员工同心筑梦、共促发展的生动注脚。